2023年以来,红河州各县(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扛实河湖管理保护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其中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如红河州开远市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中,在思想上“破冰”,在行动上“突围”,在管理上创新,积极探索河湖基层管护经验,纵深推进“河长制”走向“河长治”。
一、强基固本,夯实基础底色
一是突破编制受限的“瓶颈”,将工作职责交叉、内容重叠的5个事业单位进行优化整合,成立1个新的具有71个人员编制的河库管理站,加挂河长办的牌子,发挥出“1”大于“5”的效能。
二是聘请59名河长制专管员为河湖保洁靓颜,并创新河长制专项基金,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保障体系,有力推动全域治河“见行动”“见成效”。
三是从水务系统精挑细选45名职工,组成一支随时可以应战出征的水政执法队伍,并配备执法服装和执法车辆,补齐联合执法“协调难”的短板。
二、守正创新,擦亮管理成色
一是创造有利条件将19座水库的管理权限、运行维护和供水服务等进行整体打包,移交兴水水务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管理,壮大河湖管护力量,实现以水养水。
二是在重要河段设立企业河长,倒逼企业对排污设施进行整改,达标排放,减轻工业生产对河湖的污染。并设置26名警长,协助河湖长开展涉水违法犯罪案件查处,有力震慑和打击河道违法行为。
三、生态治理,打造幸福靓色
树立河湖治理“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大生态、大融合、大治理”的思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围绕修复水体、植树造林、节污控污等重点,推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整体改善。
一是做好“一河(湖)一策”规划,全面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打造出南洞河、泸江河、大庄河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河湖新样本。
二是坚持人水和谐,打造水美开远。坚持人水相融、人水和谐、乡愁记忆的治水思路,以水为魂全力打造水美开远。通过统一规划,逐年实施,完成了“荒山石山变青山,浑水浊水变秀水”的美丽蜕变,留住开远人的诗和远方。如:南洞河治理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形成“一山一湖一湿地”生态核心区,通过“云上书屋”和“红色开远记忆客厅”的文化建设,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通过河湖基层管护经验的实践,红河州开远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从“河长制”走向“河长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其中《三种色彩绘就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云南开远市推进基层河湖管护工作实践》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
供稿:红河州河长办 陈亚艺 开远市河长办 谭德忠
责编:王东云 黄光国 向浩伟
编辑:李 林 陈 辉 刘彩萍
转自云南水利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