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河长令从四篇水文章入手,对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河湖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强化底线思维,全面守护“水安全”,规划苏州现代水网建设,巩固“一江十河百湖”水网的主骨架格局,推进重要流域区域整治工程,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以最严标准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二是强化河湖治理,大力做优“水生态”,注重加强江河湖泊保护修复与河网水系互联互通,优化联合河长制等治水管水模式,高水平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锚定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目标,全力攻坚消除劣V类水体,提升全域水环境质量。三是强化价值实现,管好用好“水资源”,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城市)建设,促进水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深入实施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打造一批骨干生态廊道,构建“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滨水绿廊,助推沿线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四是强化特色挖掘,深入弘扬“水文化”,深入开展大运河文化带精彩苏州段建设,高质量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推进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多维度展现江南水乡独特魅力;广泛传播伍子胥、范仲淹等治水先贤事迹,全面打造“水韵苏州”品牌,促进幸福河湖共建共治共享。
总河长令指出,建设幸福河湖,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美丽苏州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举措,进一步完善幸福河湖建设的保障措施、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近年来,苏州坚持提升治水标准、强化治水举措、加大治水力度,治水策略从单一河道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从阶段性治理向常态化治理、从政府治理向全民治理转变。2022年是苏州美丽河湖建设升级提质之年,苏州将继续发挥各级河长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作用,统筹做好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四篇文章,高位推动太湖生态保护、长江大保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大事要事,聚焦“四角山水”资源禀赋,打造“科创圈带”滨水绿廊,厚植“水韵苏州”绿色家底,更大力度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更加全面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更大范围发挥河湖多元供给,更高水平展示人水和谐美景,以水起笔谋篇书写新时代河湖治理的苏州答卷,让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靠山,让每一条河湖成为人民心之所向的幸福河湖。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吴琼
转自苏州水务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