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贵州生态日|安顺:臭水沟“变”景观河 “一水一策”美了城乡乐了群众
字号:

“在我小时候,下河直接能捞起鱼虾哟!”

 

那时的小桥流水人家,别说还有些江南水乡的味道!”

 

  ……

 

6月11日,走在安顺市西秀区龙泉路侧的贯城河畔,记者听到几位老人正在信步闲谈。可其中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前几年人们闲暇时去哪儿遛弯,也不会选择去贯城河畔。

 

如今的安顺贯城河一景。

 

原来,随着城区扩张、人口增长及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至贯城河,河体生态遭到破坏,在枯水期河道自净能力丧失,加之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短板,贯城河部分河道水体出现黑臭问题。

 

贯城河前些年没有与城市发展‘齐头并进’,河道味道堪比臭水沟,大家都避之不及。”安顺市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雷荣刚说。

 

为了让“臭水沟”变身“景观河”,让水与城市共荣共生,安顺市按照“一水一策”原则,明确了黑臭水体治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措施。此外,实施“沿河大截污”、底泥清淤疏浚、中水回用循环补给、“引千入虹”远程调水等工程性措施,安顺市正逐步消除黑臭水体问题。

 

安顺东关片区一处正在施工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治理问题水体也需“标本兼治”,安顺通过采用“探测河道走向、开孔、清淤、布管、截污”等方式,加强内源治理,实施河道清淤。

 

今年来,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环保工程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安顺多个片区陆续开工。

 

就在不久前,虹山湖的雨水分流改造工程刚结束,工程完工将给城市环境发展带来新面貌。据了解,分流后的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流向污水处理厂,能使污水处理效能提高,更大程度减少汇入河湖的污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安顺市虹山湖。

 

如今,安顺市区已基本消除13个黑臭水体中的11个,有效提升了河湖水质。贯城河的淙淙流水失而复得,虹山湖的一池碧波微微荡漾,城市中的水体生态圈也滋养了一片片绿树成荫。

 

走出城市,来到乡间,在位于打邦河下游的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郎宫村,今年51岁的王朗学已经在打邦河上开了十多年的渡船。

 

白水镇河长公示牌。

 

以水为伴,王朗学见证了河道的变化:“从前岸上都是烧烤摊,河面上经常漂浮着垃圾。自从镇里劝走了岸上的摊主、安排了河道保洁员,河水也越来越干净了。”

 

不仅如此,白水镇为严格落实“河长制”,保护这条朝夕相处的“母亲河”,还强力推进河湖“清四乱”行动(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经过“清四乱”行动后的打邦河河段

 

雷荣刚向记者介绍道,2017年以前,在白水镇的一处河道上,曾经有个在河畔开农家乐的老板,为了招徕对岸游客,在河道上修建一条连通两岸的路。在推行“河长制”后,这条路被及时清理,河水又再次畅流。

 

据统计,仅2019年白水镇在《关于打邦河段存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搭等问题整改工作的督办函》推动下,整治打邦河郎宫河段河道沿线范围内的“四乱”问题,就拆除大型木质简易棚4个,直接排污入河厕所简易棚2个,大型遮阳伞8把,清理其他废弃摊具及垃圾约2吨。

 

(作者:管云 编辑:尚云  马柳婷 校对:刘珊宇  王昱 审核:杨良强 来源:天眼新闻)

 

 

转自贵州河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