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来坐,我们店有新鲜的酸笋鱼!”自从转产上岸后,原是渔民的王利海一家在岸上开起了一家客栈,现在小店每年有3、4万收入,还比原来网箱养鱼多赚了一倍。
前些年,王利海和大部分南盘江镇田寨村村民一样,在万峰湖面上利用网箱养鱼。一时间,群峰环翠、烟波浩渺的万峰湖上遍布网箱。昔日的好风景被网箱侵占,养鱼投进的大量饲料,导致湖水水质富营养化,万峰湖水质恶化,从湖面泛起的鱼腥味能飘至几公里外,人居环境也遭到破坏。
王利海转产上岸后经营的客栈。
贵州河(湖)长制工作启动后,万峰湖上相继展开了根治“病灶”的“清岸、清源、清违、清网”专项行动。特别是历时10个月的“清网行动”,对网箱养鱼等污染万峰湖水质的污染源进行了综合整治,拆除湖内养殖网箱430.15万平方米,拆解管理棚2612个、钓鱼棚1227个,水上餐厅(超市)13个,造船厂3个,影响万峰湖水体水质的最关键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如今拆除网箱后的万峰湖。
此后,兴义市结合万峰湖区的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了万峰湖周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提出重点打造精品水果种植、旅游业、生态养殖、早熟蔬菜种植等五大产业,众多像王利海一样的百姓走上了绿色发展致富路。
其中,为进一步净化水体,修复万峰湖水生态环境,兴义市于2018年组建了贵州万峰湖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发展目标,利用湖上拦库湾进行渔业生态养殖。
万峰湖歪染库湾。
据了解,库湾养殖主要采用拦河网固定水域、人放天养的养殖方式,投放鲢鱼、鳙鱼、草鱼等鱼种,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目标,促进湖泊的生态系统恢复。同时,公司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生态保护措施人工种植草恢复等方法,在消落带种植狗牙根等原生水草,达到“枯水看环境、丰水鱼有食”的效果,促进渔业产业发展和库区水域资源、沿岸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家住南盘江镇梅家湾村的王怀书原是万峰湖上的渔业养殖大户,但自负盈亏的养殖生涯却也风险重重,2008年凝冻天气就让王怀书的20多口网箱中的鱼损失殆尽,损失金额达20多万元。
“自己养鱼还是风险高啊!现在好了,自从万峰湖上的网箱全部拆除后,我加入了渔业公司当养殖技术员,现在生活稳定了。”转产上岸后的王怀书现在每月有3700元的工资,日子是越过越好。
万峰湖库湾位置分布图。
据贵州万峰湖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远贵介绍,像王怀书这样的后靠移民,公司共吸纳了120余名,渔民转产上岗后,公司还将养殖户未解决的成鱼、半成品鱼约500万斤收购至公司库湾,帮助后靠移民养殖户“清网转产”约2000万元,最大程度减少了群众损失。
此外,公司还以不定期方式聘请后靠移民临时工10余名,开展万峰湖湖面垃圾打捞及维护工作,形成常态化机制。带动后靠移民每年增收8000元,实现万峰湖水环境治理全面改善。
如今的万峰湖不仅水清鱼跃景美,沿岸的百姓也能共享生态红利,共建绿色家园。
(作者:管云 编辑:尚云 马柳婷 校对:刘珊宇 王昱 审核:杨良强 来源:天眼新闻)
转自贵州河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