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同心共治河 齐力护碧水 六盘水市河长制工作开展侧记
字号:

六盘水瑶池,清澈透明的碧水映入眼帘,满山郁郁葱葱的绿色尽收眼底,应接不暇。明湖湿地公园,游人正在赏景漫步,水鸟嬉戏飞翔,一幅幅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共建共享,人水和谐”的治河理念,在六盘水正在得以实践。

 

碧绿水清的瑶池。田甜 摄

 

 

治城先治水,水兴则城兴

 

美不美,家乡水。

 

为实施水城河黑臭水体治理,2014年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筹集治理经费26亿元,通过截污、治污、清淤、生态补水及水体修复、景观打造等治理措施,水城河水体得到有效治理。

 

如今,水城河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你看,现在河变清澈了,我每天都坚持在河边晨练,春天樱花争相绽放,夏天河畔两旁绿树成荫,水城河已成为我们市民休闲漫步、日常锻炼的美丽长廊。”市民刘丽介绍。

 

在北盘江高家渡码头,游客乘船沿着清澈的水面,一路领略峡谷风光,谈笑风生,一幅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人水和谐美景在河面上演绎。

 

在全国“三变”改革发源地,盘州市舍烹村娘娘山旅游风景区,打好“生态牌 做好“水文章”,开发温泉酒店、飞天瀑布、江源洞等山水景观,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六盘水市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全市江河湖库水质得到提升, 17个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94.1%,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盘州市娘娘山高原湿地景观银湖。吕文春 摄

 

 

凝聚治理合力,全面推行河长制

 

多头管水、治水是该市水生态、水环境管治的体制现状。然而,多部门管,观望管,也是全市的工作瓶颈。

 

2017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吹响全面推行河长制 集结号”,按照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思路,实现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到位,制度、政策到位,督查检查考核到位,向全市发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行动令”。307条河流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1762名河长上岗履职。

 

持续开展 保护母亲河 河长大巡河”活动,仅2019年,全市开展巡河58354次,发现问题141个,整改完成123个,长期坚持整改18个。围绕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突出问题,对发现的79个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逐个整改销号。

 

凝聚合力,强化监管。仅去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288人次,检查企业896家,下达执法文书91份,行政处罚环境违法行为22件,罚款158.35万元;联合查处电、毒、炸鱼案件7件,查处违法人员21人(其中:刑事拘留4人、取保候审17人),没收电鱼具6套,责成违法电鱼人员出资购买鱼苗开展增殖放流1次。

 

盘州市普古舍烹小流域核心区。吕文春 摄

 

 

两省三地联动,护河形成合力

 

为破解跨区域联合管理河流难题,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六盘水市积极与云南省曲靖市、黔西南州共同建立了《云南省曲靖市、贵州省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关于黄泥河环境保护协同监督工作机制》,探索开展互派河长,压实属地管理河长制工作责任。

 

主动与兴义市、富源县河长办联动,强化县域协作配合,开展协调联动5次,促进解决问题20余个次。小黄泥河碗底、威箐、小岔河等支流河段垃圾污染防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小黄泥河的治理中,该市制定了《小黄泥河“一河一策”方案》,完成河流划界及岸线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探索“河长+厂长”工作模式,明确责任,由企业负责人担任河长,有效调动企业参与水环境防治工作的主动性。推进小黄泥河流域刺梨、茶叶、软籽石榴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施石漠化治理和退耕还林草10743亩。开展流域内石桥水库、洞镜湖等生态湿地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不断加剧的矛盾,取舍之间,考验的是决心、勇气和担当。六盘水市将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强化河湖的保护治理,建设幸福河湖,实现一江碧水向东潺潺流淌。

 

张轩铭

编辑 冉阿建

编审 王斌

 

 

转自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