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公告公示
兴仁县尖山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字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将“兴仁县尖山水库工程”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

    根据兴仁县经济发展需要,受兴仁县水利局委托,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6月编制了《兴仁县尖山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该报告,尖山水库工程的任务是灌溉、集镇供水。工程建成后,可灌溉48975亩耕地,其中田20668亩、土28307亩,灌溉年供水量1257万m3;可解决灌区城北街道办事处、潘家庄镇、新龙场镇、下山镇4个乡镇2020年约7.2万人饮用水(含牲畜用水),生活年供水量237万m3。 

    工程位于贵州省兴仁县,大坝枢纽位于兴仁县潘家庄镇南冲河的粑粑铺河段。枢纽建筑物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岸边溢洪道+灌溉引水隧洞+灌溉取水管+下放环境水管组成;灌区建筑物由潘家庄干渠、南干渠、北干渠、2座渡槽、3座提灌站组成。本次设计内容不包括人畜饮水输水建筑物,只预留水量。

    尖山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5.4km2,水库总库容1496万m3,正常蓄水位1372m,相应库容1273万m3,调节库容1228万m3。死水位1347m,死库容108万m3,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最大坝高53.9m。工程总投资40670万元,总工期36个月。

    尖山水库淹没区涉及兴仁县潘家庄镇接布厂村、耙铺居委会以及新龙场镇龙场居委会、大洼村,水库淹没总面积1.00km2,其中陆地面积0.96km2,水域面积0.04km2。淹没土地1503.23亩,其中农用地1045.10亩,建设用地0.45亩,未利用地457.68亩;淹没涉及人口14户85人,淹没各类房屋3023.90m2;淹没零星树木1483棵;淹没机耕道0.9km,机耕道桥一座,10kv输变电线路1.6km,通信线路1.2km。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水环境

    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基坑废水和机械修配厂的含油废水等;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日常生活用水。

    运行期:库区河段的水位、水面面积、流速、坝址下游水文情势等将发生变化;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大坝管理站工作人员日常生活;退水来自农田灌溉回归水和农村生活退水。

2、大气环境

    施工期:土石方开挖、爆破、混凝土拌和等产生的粉尘;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汽车尾气。因施工区地处山区,废气扩散距离有限,产生的不利影响局限于施工区,主要对施工人员和沿线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运行期:基本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3、声环境

    施工期: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开挖、爆破、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搅拌等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运行、车辆运输等产生的噪声。因噪声影响具有局限性、短暂性等特点,施工噪声仅对施工人员和沿线居民暂时产生不利影响。

    运行期:对声环境基本无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期:主要包括工程弃渣和生活垃圾。工程弃渣主要来自基础开挖、爆破、清基,砂石料场清除表面覆盖层,砂石料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渣;生活垃圾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所丢果皮纸屑、菜叶、废物等。

    运行期:主要来自大坝管理站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

5、生态环境

    大坝枢纽区砂石料开采、临时建筑物的修建等都将扰动地表,破坏植被,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产生弃石弃土,加剧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大坝枢纽区景观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动植物的生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库区范围内无珍稀保护动植物,对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工程建设对区内生态体系生产力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

水库淹没将使工程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部分耕地被淹没,可能使库周植被类型及数量发生局部变化,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生产力。但水库蓄水后,水域面积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湿生生境,提供更广阔的水生生物栖息地,可吸引更多水禽,增加水产产量。

    尖山水库建成后,在灌区由于原本缺水的耕地得到灌溉,使各种动物生存所需的食物增多,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6、人群健康

    短期内大量的施工人员进驻造成人口密度增大,居住拥挤,同时施工场地生活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加大了各种传染病流行的风险。

7、社会经济

    水库开工后会投入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劳动力,同时消耗大量的生活物资,这些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区域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工程实施后区域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满足兴仁县部分乡镇的农业灌溉用水要求,改善主要粮食产农业用水环境,为其提供清洁水源,保障灌溉安全,灌溉条件改善后,灌区内粮食产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基坑废水、砂石料加工生产废水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混凝土拌和系统采用沉淀法处理,含油废水采用自然除油法处理,生活污水经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农田灌溉等,不外排。

运行期:水库管理所生活污水经三格化粪池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农灌或绿化;村寨人畜饮水退水处理采用沼气池处理;加强库岸绿化,保水固土,减少入库污染物;水库内严禁从事放养禽、畜等可能污染水体的生产活动,禁止进行网箱养鱼和肥水养鱼;尽量使用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面源污染。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优先选择先进、低尘施工工艺,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凿裂和钻孔尽量采用湿法作业,钻孔采用带有捕尘罩的浅孔钻;工程土石方开挖采取产尘少的开挖爆破方法,爆破钻孔设备要选用带除尘器的设备;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且安装排气净化器,使用符合标准的油料或清洁能源,使其排放的废气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3、声环境保护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等降低设备声级;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禁止夜间施工。对突发性的噪声污染,如爆破,应尽量避免在人群休息时发生,严禁在夜间进行;减少施工交通噪声:由于施工期间交通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预防噪声过大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施工人员工作时应佩带防噪声耳塞、耳罩或防噪声的头盔。

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工程弃渣按要求送到指定的渣场,渣场须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防护措施设计,施工完毕后要对弃渣场进行绿化措施;在各施工营地设生活垃圾池和垃圾桶,将生活垃圾运到附近乡镇的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运行期对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后,由潘家庄镇环卫部门负责收集,与当地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施工总体平面布置,确定施工用地范围,进行标桩划界,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严禁任意越界破坏周围植被;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工程区植被的破坏;降低施工污染,维持工程区动物基本生存环境;大力实施封山育林措施,促进本区域植被的自然恢复;在坝前设置1台水泵抽水下放生态环境用水等。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兴仁县尖山水库工程经济指标较好,符合地方产业和经济规划。建成后将灌溉、集镇供水。与环境损失相比,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及环境效益是正面的、长期的;同时环境方面潜在的不利影响可通过环境保护措施得以减免。因此,从环境方面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范围:项目建设地址附近或项目影响区域内有关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关心拟建项目的其他有关人员。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

1、对尖山水库工程建设的态度;

2、认为施工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您有何看法和建议;

4、对移民搬迁和安置,您有何看法和意见;

5、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农业、工业的影响。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在公示有效期内,公众可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兴仁县水利局或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交书面意见。

七、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与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评价单位资质:国环评乙字3305号,

    环发[2006]第53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推荐单位;

    地    址:贵阳市宝山南路27号环保处,邮编:550002;

    联 系 人:覃朗

    电    话:0851---5584373,传真:0851---5584376;

    Email:langlang19023@yahoo.com.cn

八、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兴仁县水利局

    联系人:周局长

    联系方式:0859---6212187  

九、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起止时间

    即日起,对该工程环保问题感兴趣或有意见、看法的公众,可采取向公示指定地址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本工程环评工作的意见与看法,同时请提供您的详细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您的意见与建议,并将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反映。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兴仁县水利局

                                                  2011年9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