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公告公示
贵州洛贯产业承接区发展规划(2009—2025)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信息
字号:

 

一、规划概况

     根据《贵州洛贯产业承接区发展规划(2009—2025)规划说明书》,规划的基本概况如下:

洛贯产业承接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贯洞镇一带,距从江县城49公里。产业区东与广西三江相邻,南与广西融安相连,东北与湖南通道相望,是贵州省通往广西、湖南和珠三角的东南大门,贵州省最靠近沿海发达地区和珠三角的前沿。建设中的贵广快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松桃至洛香高速公路在此与厦蓉高速公路连接,产业区西北部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和贵广快速铁路从江站。范围东至登双、登岜村寨,西抵央传、规兄村寨,南至田坝,北抵郎寨、岩寨,涉及从江县洛香、贯洞两个乡镇的18个行政村。东西宽约2.5~6公里,南北长约13.5公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对洛贯产业承接区的发展战略构想,本规划期限为2009年—2025年。

    规划发展目标:

    近期(2010-2015年)——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以“一高一快”建设为契机,以建设具有科学发展示范意义的省级开发区为目标,坚持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道路,将洛贯纳入贵州省重点开发建设区域,通过省、州、县共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管理机构,创新运营模式,加强与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的区域协作,积极引入东部产业转移落户,积极推动东部资金、技术与本地资源、劳动力嫁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面向国内市场,着重发展东部直接转移的轻工业及结合本地特色资源的农林产品加工、医药产业与建材工业,配套发展物流业与商贸服务、旅游服务业,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着力建成贵州承接珠三角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新基地。

    中远期(2016-2025年)——将洛贯纳入贵州参与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平衡协调发展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在近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制度创新,进一步密切与粤港澳、北部湾等外向型地区联系,延长产业链,构建农林产品与生物制药等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价值链,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直接面向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打造洛贯农林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特色品牌,进一步发展轻工、建材等产业,完善物流、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支撑体系,构建主导产业突出,其他产业繁荣,集群程度较高,配套完善的省级重要产业新城,成为贵州省参与泛珠三角开放合作的示范基地。

    功能定位:强化黎从榕的整合,推动黔东南州产业发展升级、培育贵州省产业新增长,是承接区的实际意义,也是深层次的要素,要实现洛贯产业承接区以上三个层面的需求,就必须将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产业式整合。在此基础上,将功能定位为:洛贯——贵州省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与示范基地。

    发展定位:区域性产业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势在必行,这为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加快区域产业整合、提升产业层次、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区域发展,产业先行,洛贯承接区正好是贵州省在整合发展过程中新的高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将其定位为黔东南州发展的动力:洛贯——贵州省发展活力源。

    二、规划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1)规划区内排放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质的影响; 

    (2)规划区内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3)开发建设阶段的施工机械噪声和入驻企业的噪声对规划区及其周围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4)规划区占地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5)规划区内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置对环境的影响。

三、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环境空气保护对策 

    ①废气处理后达标排放; 

    ②控制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 

    ③加强规划区建设期大气环境保护。 

    (2)水环境保护对策 

    ①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水循环使用率; 

    ②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③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实行分质处理,达标排放; 

    ④对入区企业的能耗及水耗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理的污染控制策略,对水耗大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 

    ⑤区内有产生一类污染物的排污企业,必须做到车间排放口达标排放。 

    (3)声环境保护对策 

    ①加强区内的交通组织与管理,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 

    ②加强固定源噪声控制,严格执行“三同时”。在建设中落实“三同时”的要求,确保其达标排放。 

    (4)固体废物保护对策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禁止危险物混入一般工业固废进行处理;一般工业固废,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采取分类收集、分别处置,提高工业固废回用率。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填埋。 

    (5)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①防止水土流失; 

    ②进行生态绿化,重点建设绿化主轴线、设置绿化节点、建设生态防护绿地,因地制宜配置绿化植被; 

    ③加强片区环境管理,建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管理机构,定期对区内企业进行环保检查,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正确实施和正常运行。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

公众可通过信函、电话或者其他形式向委托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书面意见。公众意见反馈及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1)项目委托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委托单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人:林先生 

    电  话:0855-8221671 

    (2)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联系人:覃朗 

    电  话:0851-5584290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针对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需征求您的意见。您的意见对本规划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您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协助我们完成此项调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实施计划及规划环评工作进展情况,本次公众参与征求意见时间为从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谢谢合作!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年2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