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水利要闻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贵州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字号:

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在贵州,一座座水库电站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山川峡谷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一条条蜿蜒管网穿梭在乡村田野,曾经的“望天田”如今瓜果飘香;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山区群众再也不为饮水发愁;一条条江河水清岸绿,正焕发出生机活力……

一座座水库供防结合

“松柏山水库是贵阳头上‘三盆水’(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红枫湖)中的‘第一盆水’,是贵阳贵安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承担着城市供水、防洪、灌溉、枢纽过水和生态用水等功能。”

3月24日,站在贵安新区松柏山水库大坝上,贵州省松柏山水库管理处总工程师陈小红形象地比喻说。

2024年,这座库容达4473万立方米的“大水缸”向贵阳市直接供水3082万立方米;向贵阳市北控南部水厂供水1868万立方米;下泄生态流量905万立方米,保障贵阳贵安地区近120万人饮水安全。

“这里不仅是贵阳头上的‘第一盆水’,也是贵阳贵安防汛的‘第一道闸’。”

陈小红告诉记者,坝区海拔比贵阳市区要高,“守”好松柏山水库,对全市防汛工作兹事体大。

“物资基本备齐,还需检查水库安全运行情况。”正在值班的松柏山水库管理处防汛抗旱科科长张代龙,登入贵州省水库运行及安全监测管理系统,逐一仔细查看松柏山水库120个安全监测点,确认大坝未出现明显变形、渗流等现象。

张代龙正在检查备汛物资

不同于松柏山水库的“日常体检”,位于龙里县洗马镇的石板滩水库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

石板滩水库库管员梁仕芳正在巡坝

2023年8月,因坝体出现7道“伤疤”导致渗漏,已运行46年的石板滩水库被列为“三类坝”,亟需空库运行并除险加固。

2024年2月,投资3145万元的石板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今年2月完工,4月初具备开闸下水条件。

“‘康复’后的石板滩水库,将保障龙里县北部片区5万余人和3000亩农田用水安全。”项目负责人王建超说。

去年以来,省水利厅对全省到期需鉴定和受特大洪水影响安全的89座水库进行安全鉴定,鉴定为“三类坝”需要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水库共18座。

省水利厅运行管理处处长韦零介绍,“这18座病险水已全部列入今年除险加固任务,预计4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一组组管网水润万家

田野农舍,水渠蜿蜒。“水龙头安在家门口,用水比以前方便多了!”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湾坪村村民姜兴荣拧开家门口的水龙头,看着哗哗流淌的水开心地说。

2021年至今,紫云自治县累计投入资金超2.8亿元,建设46个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改善10万余人的供水条件。

乡村管水员周显荣正在读取水表计数

从“望天水”到“水不愁”,农民喝水不愁,用水方便。截至2024年底,我省农村规模化率达46.7%,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多,自来水普及率达93.3%,约90%的县小水窖供水退出历史舞台。

“水管堵塞或是龙头坏了,打电话给村管水员立马就上门来修。”谈起现在的用水,水城区杨梅乡白牛村村民何玉书很是满意。在他家旁边的水表箱上,张贴着管水员的信息和监督电话。

近年来,贵州持续夯实农村供水基础,完善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逐步解决农村供水“无人管”和“水质差”问题。

截至目前,全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净化设施设备配置率达100%,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消毒设施设备配置率达100%,企业化服务的农村人口超50%。

油菜花香、满目金黄。三月的龙里县湾滩河灌区进入忙碌的油菜花采摘季。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不断完善灌区内的配套灌溉设施。151余公里的灌溉管网打通农业灌溉的神经末梢,确保1.7万余亩灌区的岁稔年丰。

龙里县湾滩河灌区IC卡取水精准计量

“十四五”以来,全省不断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利工程建设,新增、恢复和改善耕地灌溉面积414.4万亩,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一支支队伍守护河湖

在位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绥阳县茅垭镇茅垭村,保护区内数条山涧溪流流至村寨汇聚,形成乌江最大支流芙蓉江的源头之一。

随着春日气温渐升,茅垭村村口的河岸边每天都会迎来不少垂钓者,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也忙碌了起来。

只要看到垂钓者,“遵义战士”新征程茅垭镇志愿服务队成员张晓勇总会上前提醒:“你好,这里是芙蓉江源头,请遵守一人一竿、一人一钩,不要使用违法渔具,随身垃圾请带走。”

绥阳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在巡河

“他们虽不是河长,却自觉肩负着保护芙蓉江环境的职责。”绥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飞介绍,绥阳县共组建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35支1362人,覆盖15个乡镇119个村寨,与全县各级河长共同守护芙蓉江。

“每天都要绕河走几圈,风景好,空气也好,巡河时的心情更好。”3月25日清晨,正在翁牙河河长制主题公园散步的杨秀梅说。她是凯里市鸭塘街道中坝村党支部书记,也是翁牙河的村级河长。

翁牙河的村级河长杨秀梅

2022年8月,贵州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在锦屏县清水江畔建成。之后黔东南州围绕清水江和㵲阳河流经的凯里、台江、剑河及施秉等地,相继建成河长制主题公园6个。河长制主题公园作为河长制工作成效展示平台及联结纽带,拉近了城市、河湖与市民的距离。

守护碧波安澜,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近年来,贵州在全国率先推进五级河湖长制,22755名河湖长共同守护4697条(个)河湖,持续筑牢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作者 | 张弘弢 编辑 | 许蔓
一审丨伍岱禧  二审丨李正兵
编审|冉  军
来源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