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贵州省水利厅派驻黄平县重安镇望坝村第一书记陈开军
今年以来,在黄平县重安江畔的望坝村里,人们经常看到一名操外地口音的“客家干部”频繁进出于一些尚未脱贫的革家农户和村委会之间,一些不懂域外汉语的群众虽然不完全听明白这名干部所讲的“官话”,但从他那和蔼可亲和风尘仆仆的言行上,人们已估摸着村里一定有什么好事即将来临。其实,不用村民们的猜测,望坝村一场真正的脱贫攻坚动作已经开始。这场主攻“双脱”战役和决胜小康战场的主角,是来自省城贵阳的陈开军同志。
2016年4月,陈开军受贵州省水利厅的委派,到黄平县担任重安镇望坝村第一书记。他进驻村里的第一个星期中,并没有着急点“三把火”,而是东走走、西瞧瞧,用心和水笔把走访145户贫困户和16户致富能手中所了解到一件件村民的希望记录下来。此后,他多次组织村“两委”、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村民对村里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表达的各种合理的牢骚,并拟定了强班子、谋路子、跨步子的驻村思路。
陈开军与村委会成员一起丈量需修缮房屋 摄影 杨良强
陈开军与村委会成员商讨工作 摄影 杨良强
陈开军与村委会成员商讨工作 摄影 杨良强
陈开军走村串寨累了饿了摘两个野果解乏 摄影 杨良强
陈开军走村串寨热了渴了掬一捧自来水消暑 摄影 杨良强
望坝村革家传统蜡染 摄影 杨良强
望坝村革家传统蜡染 摄影 杨良强
望坝村革家传统院落 摄影 杨良强
望坝村革家传统院落 摄影 杨良强
望坝村革家村民在凉亭刺绣 摄影 杨良强
望坝村是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这里有着十分厚重的革家历史文化,尤其是亮丽的服饰和精湛的蜡染技艺等,是一款款深受多外来游客青睐的艺术品,这为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成就了良好的基础。加上村里水源和植被非常优越,600余亩的集体山林非常适宜种植中药材和经果林。鉴于望坝村的区位优势和富足的自然资源,陈开军与村“两委”反复磋商和研究,以村民整体实现脱贫致富为突破口,亲自起草和制定出一套“一二三四”脱贫攻坚发展思路。即:“一”就是一个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拟整合各级水务部门协力帮助解决望坝村14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报请省水利厅建管总站、省水利工程协会倡导有社会责任的施工企业整合财政资金修建通组路硬化、产业道路等,从中突破制约望坝村脱贫致富的瓶颈;“二”就是“两个强化”。首先是强化党建和村级管理。在抓住村级换届的有利契机,协助镇党委为望坝村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有效整改软弱涣散党组织,切实增强党建扶贫的引领功能。同时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充分调动党务、村务和寨务与革家阴阳两系组织中协作作用,进一步强化村级治理;“三”就是发展3个产业。一是从青壮年的务工技能上争取得到省水利厅建管总站、省水利工程协会与省住建厅、省水利电力学校的支持,对村里从事建筑行业的村民进行电工、焊工、挖机等技能培训,从持证务工上改变就业结构,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以村委会名义,积极与江浙粤等地企业联系,按企业需求进行“适销对路”的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劳务输出。待村里产业起步并形成“气候”后再逐步引导村民回归创业。二是在尊重群众自愿选择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拟修通1500米的养殖产业路、4000米场内道路和供水设施。先期以600余亩集体林地进行紫珠、茵陈等药材种植,同时普及稻田养鱼、养虾和家信家畜的林下养殖,并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引导村民发展规模种养殖。三是依托望坝革家风情寨和民俗文化,发展革家蜡染等传统手工业,通过注入集体企业发展资金,引导村民自主或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四”就是实现4个带动。一是带动贫困党员和贫困户脱贫。引导贫困党员、贫困户以资金、土地、技能等形式入股望坝旅游公司或农民合作社,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改善务工结构,增加务工收入,努力实现2016年底贫困党员全部脱贫,贫困人口由247人减少到42人以下。二是带动村集体经济脱壳。通过村干、贫困党员、贫困户享有30%的股份,并以股权出让形式将望坝旅游公司变为村委会控股企业。三是带动发展种养殖,村合作社负责牵头里外管理和营销,不仅解决村集体经济的脱壳,还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基础。四是带动村干和村民干事创业热情。因村干待遇低,很多村民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在家担任村干。针对这状况,村里通过集体企业运作,让村干实现双重就业,有效解决村干待遇低问题,从而提高村干干事创业热情,积极带动更多有能力的村民参与家乡建设。
望坝村在“一二三四”的工作规划下,陈开军与村“两委”于6月份就匡算资金1500万元,制定出两年帮扶规划项目库,明确将2016年定为基础设施建设年,2017年定为产业推进年。村里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确立后,经过陈开军半年多的努力,使驻村工作在有声有色地开展中很快就显现出驻村成果。一是软弱涣散党组织得到整治。目前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已整改经完成,“两委”班子已配齐到位,村旅游公司正式投入运营;二是党建扶贫初战告捷。经陈开军同志的积极协调和争取,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同意出资80余万元为望坝村修缮村委会和革家博物馆、配置办公设备、新修寨门和体育场等,各个项目施工已于2016年9月动工,目前已经竣工使用;三是力争突破全村交通瓶颈的制约。在陈开军等同志的上下奔忙下,目前黔东南州水电工程公司已捐资35万元为望坝村修建通组公路和部分产业发展道路,其中咬寨产业路已经通车,望坝和咬寨的公路堡坎已竣工验收,通组道路硬化预计今年11月底全部建成通车;四是人饮和灌溉用水实现重大突破。《望坝村人畜饮水工程巩固提升方案》获得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批复后,获得省级65万元资金用于解决望坝村140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该工程由黄平县水务局完成招标后,已于10月18日进场施工,预计12月初完成施工。同时,省水利厅还下拨40万元资金修建响水洞水库。经黄平县水务局通过招标程序,施工队于10月20日已进场动工,预计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届时望坝村公路沿边的400余亩稻田在引用响水洞水库的自流灌溉水源后,将彻底实现旱涝保收,使这些稻田的主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五是村集体经济建设开始起步。注册资本金20万元的黄平望坝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的注册已通过当地工商部门初审,种养殖范围已经划定,村旅游公司转换为村委会控股企业的股权收购和工商变更手术已通过。
面对这些已经形成脱贫轮廓的一幅幅攻坚画卷,陈开军——这位从大都市里来到山旮旯驻村帮扶的热心人,心中的脱贫攻坚棋子已经为2017年排开了决胜的阵式:一是全部在村民的责任田中实施稻田养鱼,并对不能生活和居住的农户进行移民搬迁;二是整合各种技术和资源帮扶,在带动贫困党员和贫困户发展产业上实现如期脱贫;三是在争取协调资金进一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上,确保全体村民用上健康安全的自来水和村委会办公室在2017年元旦前实现搬迁;四是做大做强旅游公司和开办种养殖公司,在实现村集体经济彻底脱壳并发展壮大的基础上,让全体村民通过技能培训、种养殖培训及农民工输出培训,使全村整体达到小康的目标。
(文字: 贵州省黄平县史志办廖尚刚图片:贵州省水利新闻宣传中心杨良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