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随着清镇市红迎中型灌区项目最后一笔768万元进度款支付凭证上传系统,标志着贵阳市水利领域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支付完毕,提前完成国债项目“双百”目标。
息烽县两岔河中型水库大坝填筑现场
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阳贵安在水利领域共获得48个国债项目支持,匹配国债资金7.97亿元。其中涉及灌区建设项目25个,山洪沟治理项目17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4个,水库项目2个。目前,除两岔河水库属于在建项目外,其余项目均已基本完工,可实现保护耕地、农田3.96万亩,受益人口6万余人,新增、恢复、改善耕地灌面30.227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约3500万方,为贵阳市粮食安全保障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提高项目所在区域城乡防洪减灾能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增发国债项目集中、资金体量大、时间要求紧,为确保目标如期达成,贵阳市水务管理局会同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协力攻坚,精准调度,狠抓落实,高效有序推进国债项目建设工作。
清镇市麦格灌区建设项目
靠前指挥强调度。贵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做出指示批示,分管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判调度,并赴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市水务管理局领导班子对八个区(市、县)实行分片包保,常态化开展实地督导,特别是在项目出现推进缓慢、协调不通、保障不够时现场办公,专题约谈,及时化解项目面临的堵点和难点。
专班统筹抓进度。市、县两级水务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日调度、周通报、常会商”机制,定期研判项目动态,累计发布周报28期,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同时突出清单化和数据化管理,提前下达项目开工、实施、验收工作要点清单,制定资金支付和完成投资计划清单,利用各大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对进度滞后的地区先提醒、再督导、后“派单”,有序推动项目按计划实施,实现项目年初全部开工、年尾全部完工。
花溪区赵司河山洪沟治理工程
下沉督导保质安。建立“8 1”督导服务模式,即8个督导组和1个专家组,对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实行多轮次、全周期、全流程监督全覆盖,累计开展督导200余次。同时加大对项目法人和工程管理人员履职培训,动员施工、监理、项目法人等单位相关责任人员400余人参与小程序线上“打卡”活动,发布动态1.6万余条,通过监督到场履职情况压实参建各方责任。项目实施期间,督促各地整改问题上百余个,各工地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守住了质量合格和安全生产零事故底线。
全程跟踪盯拨付。项目实施以来,督促各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进行资金拨付,全程跟踪每期进度款申请资料整理、发票开具、送审签字等环节推进情况,以资金支付率高低为抓手,以见支付凭证为实际拨付依据,倒逼各地加快施工进度,真抓实干抢实物工程量。截至目前,累计收集支付凭证787张,算清每一个项目每一笔钱支付情况,提前完成国债项目资金支付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