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六盘水市“多机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字号: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国土面积9914平方公里,辖4个县级行政区(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区、钟山区),年平均降雨量1189毫米。目前全市共有14个中型灌区、24个小型灌区,建成具有灌溉功能的水库80座、年供水能力973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22.468万亩,灌溉沟渠46.55公里、灌溉管道577.84公里、蓄水池233座、泵站18座,灌溉方式以浇灌、管灌、喷灌为主。

截至目前,六盘水市实现122.52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任务实施改革全覆盖,改革强农惠农效应明显。一是实现了农业用水管理便捷高效。健全完善农业水费收缴管理,实行农业供水计量、计价、缴费“三公开”制度,农业供用水由供水付费向付费供水的转变。二是提高了农业供用水效率和效益。全市节水灌溉面积提高到8.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8年的0.470提高到0.492。三是促进了农村稳定和谐。通过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区实现上下游商量用水、协调用水,灌溉秩序井然有序,水事纠纷大幅减少,促进了农村和谐和社会稳定。

(一)落实责任体系,健全领导机制。六盘水市及4个市(特区、区)均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农业、水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改革工作中的“痛点”、“堵点”。制定《六盘水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改革政策性文件,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计量收费、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用水需求管理、工程管护等多项机制,夯实发展制度基础,高位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水价。一是测算农业供水价格。根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末级渠系水价测算导则》有关规定,对改革范围内灌区开展成本调查,收集不同灌区灌溉方式、种植类型的运行维护费、人员劳务费和供水动力费及群众收入情况,综合测算项目区供水成本,形成成本调查报告,为制定农业用水价收费标准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二是供需双方协商定价。累计安装计量设施340处,在全面计量收费基础上,采取供需双方协商定价方式,根据供水方式等确定水价(0.5元-1.2元/m³),签订供水合同。三是分级分类核定执行水价。按照“定额供水、计量收费、阶梯计价、节约有奖、超用加价”的原则,控制改革区域内的用水总量,实行超额累进加价。

(三)出台奖补办法,明确奖补标准。4个市(特区、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均出台了各自辖区内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管理办法,对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起带头作用的用水户、用水协会、农民合作组织等进行补贴和奖励,提高群众的有偿用水和节约用水积极性。自2019年起,市级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20万元用于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为推进改革做好要素保障,有效提高供水管理单位履职积极性和用水户节约用水意识。

(四)制定管护制度,明确运管职责。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对辖区内农田水利程设施进行登记造册、健全档案,理清灌区末级渠系设施及配套建筑物、田间输水管道等设施权属,全面核定工程产权,颁发产权证书,将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权移交给村集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其他基层用水组织,并与设施使用者签署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管护协议,保障设施安全长效运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管护体制,全市共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8个,有效覆盖改革实施区域。



编辑|许蔓
一审丨蔡瑶佳 二审丨刘珊宇
三审|冉  军
来源|六盘水市水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