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媒体关注|中国水利报:重庆永川区全民参与助力临江河蝶变
字号:

永川区河长制社会监督员打捞河面漂浮物

清晨,重庆市永川区临江河水波滟,倒映着两岸葱茏花木。蓝灰相间的健身步道上,市民慢跑的身影与老人孩童的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人水相亲、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然而,时光回溯至2017年之前,临江河却是另一番景象——水体黑臭、污水横流,市民避之不及。转机始于永川区委、区政府将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定位为“一号民生工程”,一场全民参与的治水攻坚战全面打响。

01攻坚克难

“疮痍”到“新生”的蝶变

作为长江一级支流,临江河永川区段绵延88公里,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是75万居民的饮用水水源和2.58万公顷农田的灌溉命脉。这条母亲河曾经饱受创伤。

伴随城市快速扩张,临江河水体日渐恶化,黑臭缠身,昌州古八景之一的“三河汇碧”沦为蚊蝇滋生的污浊之地。

2017年,永川区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全面启动临江河综合治理,构建起“政府主导、专业治理、公众参与”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治理的核心在于控源截污。永川区累计整治污染源4万余处,新建污水管网380余公里,新建及改造污水处理厂(站)70余座。

永川区率先颁布《河长制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首批公开选聘23名社会监督员。这支队伍汇聚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工作者、社工、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成为守护河湖的“民间河管家”。

科技赋能,让监督如虎添翼。依托“智慧河长”App(应用程序),监督员可实时上报问题,系统累计记录巡查800余次,高效处置问题近百个。AI(人工智能)识别与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水质超标、违规排污等问题的智能预警显著提升了全民护河的效能。

02幸福重生

摘得“最美河”桂冠

合力守护下,母亲河实现蝶变。2020年,临江河出境断面水质实现历史性跃升,从2017年的劣V类提升并稳定保持血类,成功摘得“重庆市最美河流”桂冠。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接踵而至——2023年,作为全国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临江河以优异成绩通过成效评估。

今日临江之畔,生态红利触手可及。沿岸居民笑逐言开:“环境变美了,来河边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景致。”永川区精心打造的梳妆台广场、孔雀半岛等“幸福河湖新八景”,已成为25万市民共享的亲水乐园。曾经黑臭的“三河汇碧”,如今鸢尾摇曳、碧波荡漾。

2025年3月,在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宣介”活动上,永川区河长制社会监督员代表生动讲述了临江河的治理故事,从河长履职尽责、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生态价值多元转化等维度,生动诠释了“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美好图景。

如今,在永川区河长办的数据后台上,23名社会监督员每日上传的巡河轨迹与问题记录依然闪烁;河畔的水文化展示馆里,孩子们通过互动屏幕,触摸着临江河从墨黑浑浊到澄澈透亮的影像变迁。

来源:中国水利报

编辑:唐楸

责编:谭杰

转自重庆河长制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