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泊,乃地球之血脉,是生命之源泉,更是文明之摇篮。
近年来,贵州在河湖治理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与智慧——
创新设置四级“双总河长”和“四大班子人人当河长”制度;探索互派河长、流域河长等工作机制;率先将河湖长制写入地方性法规……
从“总指挥”到“最前哨”,五级河湖长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整治了生活垃圾、污水直排入河现象,贵州曾经被污染的湖水重归清澈,湖岸植被愈发繁茂,各类水鸟纷纷回归,重现生机盎然之景。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贵州还推动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乡村民宿、农家乐生意红火,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村民收入显著增加。曾经贫困的湖畔村落,如今因湖而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哒啦仙湖坐落于六盘水市盘州市两河街道,地处云贵高原过渡斜坡,如一颗宝石镶嵌在贵州西部(洪真碧摄)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枫湖位于贵阳市清镇市城区西部,地处乌江流域猫跳河中游,湖域面积57.2平方公里,由北湖、中湖、南湖及后湖组成,是贵州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张天林摄)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战略,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好的栖息环境(岳刚摄)
杜鹃湖位于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境内,地处长江水系乌江南源格凸河上源的摆所河中游河段。它依托板丛水库而建,周边青山连绵,每逢春季,湖畔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与澄澈湖水相映成趣(秦刚摄)
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风景区,108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岛屿绿意盎然,游客泛舟其间,尽享惬意生态之旅(韦贵金摄)
黔南州荔波小七孔景区卧龙潭景点(刘黄晓东摄)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各要素彼此依存、相互促进,是统一的自然生态链条。
近年来,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优良的生态环境转换为巨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以绿色经济带来的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先试者和生动实践者。
作者:赵中行,编辑:许蔓
一审:潘希来,二审:李正兵
三审:冉军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转自贵州河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