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贵州省河(湖)长制
工 作 简 报
(2021年第5期)
贵州省河湖长制办公室 2021年3月25日
黔西县“四单联办”模式强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见效
近年来,黔西县河长制办公室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在上级河长办及责任单位的领导下,通过“贵州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及“河长助手”手机APP,建立“下单、接单、办单、督单”的“四单联办”模式,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形成党政负责、河长办牵头、部门协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强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见效。
县级河长“下单”。黔西县有15条县级河流,分别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以及县政府副县长担任河长,明确18个县直部门作为县级责任单位协助县级河长开展工作。每次县级河长开展巡河工作,均详实填写县级河长巡河记录表,如实记录巡河时间、巡河长度、巡查河道起点和终点、巡查发现的问题、县级河长意见等内容。每次巡河结束,县级河长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对应县级责任单位。同时,黔西县还整合管水员资源力量,将403名管水员聘为河湖管理联络员,及时提供所在村河湖是否存在“四乱”问题情况,并在15条河流安装制作了河长公示牌,公布了举报电话,开通举报邮箱,畅通群众联系的渠道,着力解决巡河盲点和巡河死角问题。2020年,黔西县县级河长巡河74次,发现并交办问题36个,收到河湖管理联络员和群众的反馈问题30个。
县级责任单位“接单”。对应的县级责任单位对县级河长巡河“下单”的问题进行认领。县级责任单位对县级河长巡河发现的问题及公众举报投诉事项进行收集梳理,并建立台账,若该“接单”问题属于本单位职能职责管理范围,则由本单位进行整改,若该问题不属于本单位职能职责管理范围,则将“接单”的整改问题转达给相应的乡镇(街道)或者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或者职能部门在规定的整改时限内将整改情况反馈到县级责任单位,县级责任单位整理归档后报县河长办备案。通过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行进行动态销号,确保巡河发现问题整改的时效性。2020年,黔西县县级责任单位“接单”问题66个,并已全部整改销号。
乡镇(街道)或者部门“办单”。乡镇(街道)或者职能部门对县级责任单位转达的整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乡镇(街道)或者职能部门认领各类整改问题后,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复核,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查、认、改、罚”各个环节,对违法行为进行确认。按照整改要求和整改规范,对责任河湖存在的非法围垦、侵占河湖水域岸线和非法取水、排污、捕捞等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对责任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独自完成整改的,编制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等,将整改方案报县河长办,县河长办联合督查考核部门开展专项督查或联合检查,确保能强力铲除破坏水生态的“毒瘤”,还河湖以美丽健康。2020年以来,黔西县出动水政执法人员2100余人次,下达执法文书245份,共办理涉水案件45件,其中涉河湖水库类案件12件。
督查考核部门全程跟进“督单”。若乡镇(街道)或者部门存在只“接单”、不落实整改的情况,县河长办需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督办作用,对乡镇(街道)或者部门未整改的问题进行督办。党政督查室、纪检监察、人大政协检察院、河长办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开展专项督查或联合检查,全程跟进督促办理,集中力量在短期内对巡河发现问题予以解决。通过“四单联办”模式,及时解决巡河中发现的乱采、乱建、乱堆、乱占及其他违法行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五个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水利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
(黔西县河长制办公室 供稿)
编辑:蔡国宇,审核:邓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