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面对洪水,榕江水利人用行动践行铮铮誓言
字号: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榕江县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考验,河水漫溢、道路积水、房屋被淹,整个县城陷入危机之中。榕江县水务局闻“汛”而动,冲锋一线,以责任为墨,担当为笔,书写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动人篇章。

未雨绸缪 都柳江畔“守夜人”

“叮咚、叮咚、叮咚”,6月23日晚,原本安静的水利工作群急促传出三条消息提示音,“洪峰即将过境,请迅速集中本单位值守区域进行拉线警戒管控工作。”

“收到。”简短有力的答复声中,榕江县水利人以“迅”应“汛”,身披雨衣,头戴电筒,一头扎进滂沱大雨之中,迅速奔赴值守责任区。

霎时,漆黑雨夜,点点手电光闪耀在都柳江河畔。雨点砸在他们的肩上,警戒线在他们手中缓缓延伸,构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

“雨大,路滑,别靠近河边。”沙哑的声音满是对群众的关切。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水利人彻夜坚守。

6月23日晚至24日,雨势不减,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持续上升,防汛应急响应等级从四级逐渐提升至一级,24日早上8:00,洪水漫过滨江大道,场坝社区告急!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汛情,全县上下迅速拉响抗洪救灾“集结号”,水利人积极响应,冲锋在前。

汛情就是命令,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是战场,防汛救灾,刻不容缓。“洪水不退,我们不撤。”即使奋战了一夜,榕江县水务局党组书记李永中仍目光如炬,声音坚定。

实时监测 当好抗洪指挥“耳目兵”

24日凌晨,县灾害防御中心值班室仿若时间的裂缝,将属于夜间宁静与坚守岗位时忙碌隔离开来。当整座县城在梦乡中沉睡,这里却灯光通明,阵阵电话铃声,宛如一道道闪电划破雨夜。

“坝街水文站,水位超警戒水位,超保证水位!”这是向洪魔吹响的第N次冲锋的号角。自汛期以来,榕江县水务局启动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当好防汛抗洪的“耳目”和“尖兵”。

“这几天得时刻监测水文数据,为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供准确数据。”榕江县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文仁权已经连续奋战9天,虽然疲倦,但是看着群众安全转移,他说“值得!”他虽不冲锋在前但每一次水情、预警都离不开他的分析研判,随着水情信息的变化,闹钟从一小时一响到半小时一响再到彻夜未眠。

随着洪魔的肆虐,一个又一个水文监测点(站)超极限停止运作。待命的外勤观测人员一队又一队奔赴观察一线,实时水位和流量信息在雨中接连汇聚到达。

逆水而行 劝离群众不漏一人

暴雨持续,洪水疯狂上涨,水位异常攀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河岸。“指挥部预警升级,榕江县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三波洪峰即将来袭。”时间就是生命,榕江县水务局党员干部从凌晨两点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蹚着积水,挨家挨户沿街敲响群众家门。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划破雨夜的宁静,显得格外清晰。“奶奶,快点收拾贵重物品,往高处撤离,洪水马上漫上来了。”助理工程师吴亚州一边帮老人收拾衣服,一边解释道。

“还有人吗?抓紧撤离,大家往高处走。”敲门行动直至早晨八点,沙哑的声音穿透雨幕弥漫在巷子里。

从黑夜到黎明,六个小时的生死时速,水利人用沾满泥水的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当最后一名群众被安全转移,晨光中,他们浑身湿透,筋疲力尽,却依然坚守在防汛一线,密切关注着水情变化,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水退人进 淤泥里的“清泉保卫战”

洪峰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与重建的艰辛。

然而,来不及喘口气,甚至顾不上换下湿透泥泞的衣服,榕江县水务局党员干部们的身影又出现在清淤的现场、恢复供水的路上、危房的排查点、受灾乡亲的安置点......

泵站受洪水影响损坏严重,泵房抢修组奔赴内涝最严重区域之一滨江花园泵房,清理堵住设备淤泥杂物,洪水掺杂淤泥已没过膝盖。泵房入口狭窄,机械完全无法施展,“机器进不来,只能靠手!”党员突击队员深入地下两层气味刺鼻的工作面,铁锹翻飞,徒手掏挖,污水混合着汗水泥浆浸透工装。经过近三小时的抢修,同事大喊:“出水了!”那一刻,泵机轰鸣,积水位开始缓缓下降。

三江乡怎冷村101户404名村民已断水几天。洪水冲垮了唯一的主供水管。工程师吴显豪带着抢修队风雨兼程,在距离损毁点4公里的地方却被塌方的拦住,车辆不通无法通行,“管材扛进去!肩膀就是运输队!”他大喊一声,沉重的管材压在抢修队肩扛,踏着泥泞向损毁点走去,6月30日中午经抢修恢复供水。

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榕江县水务局党员干部用舍生忘死的行动,践行着入党时那滚烫的誓言,用忠诚、责任与担当,在危难时刻向人民群众兑现最庄严的承诺。



作者 | 黄透渊 杨勇 吴亚州李卓檬 石含开 欧阳章杰
编辑 | 许蔓
一审丨蔡瑶佳  二审丨刘珊宇
编审|冉  军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