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长顺县水务局局长梁晓成谈水利安全生产:底线思维,防范未然,掌控安全主动权
字号:

底线思维  防范未然

掌控安全主动权

长顺县水务局局长 梁晓成

(2025年6月23日)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底线、红线、安全线,是抓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水务部门结合行业实际,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工作要求,坚持以强化督导、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为抓手,牢牢掌握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全县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无安全事故发生。

一、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决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抓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强化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坚守安全生产这条“红线”,紧紧围绕新时期“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总基调,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确保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要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县水务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动态跟踪、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切实抓紧、抓牢、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抓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是关键。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以责任到位推动安全措施到位。一是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明确各科室安全生产职责,充实了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明确主要责任人,形成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严格考核问责机制。将安全生产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干部评定中,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通过层级考核,增强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督促安全生产责任到位,确保目标顺利完成。三是盯牢在建项目和运行工程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立足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对标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强化在建项目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牢运行水库水电站等工程设施安全生产工作。

三、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创新推动安全风险防控

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措施落实。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工程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消防、防溺水、防恐等等,确保水库、山塘、水电站安全平稳运行。重点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和水利消防安全等方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县水务局业务科室进行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隐患,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按照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的要求,限期整改到位。一是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层层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依托“水利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形成“安全监管+信息化”的方式,开展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系统模块应用,逐步实行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网上安全生产信息采集、安全监管,线上监管与线下监管相结合,定期汇总分析安全生产信息,用现场检查数据检验上报信息真实性,强化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形成自查、自报、自改机制。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事故分析处理能力,有效利用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平台,提高水利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二是要推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导则(试行)》《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水闸)运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等要求,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辨识管控危险源,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定期进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利用“水利部水利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每月定期录入危险源、隐患和事故信息,让主管部门对事故隐患情况了有了全局性的把握,为监管整改提供了基础。三是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精准安全监管,采取停工整改、行政处罚、“一案双罚”等手段,依法严厉打击水务领域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四、加强应急工作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做好信息报送工作。严格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值班并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同时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暴雨等极端天气和汛情、水情、雨情等情况,做好各类安全事故的防范应对工作,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范;二是加快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落实事故应急管理和处置责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印发了《长顺县防洪应急预案》、《长顺县水旱灾害防御预案》等县级防御预案,修订和完善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页纸预案),同时结合实际,按“一库一案”修订完善了全县大中、小型水库的防洪抢险预案,将防洪调度、抢险应急、物资储备、人员转移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我县应对汛期防洪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全力构建“六项机制”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着力构建水利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不断提高治理隐患和防范管控风险能力,健全完善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和管控机制,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体系,推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落实见效。长顺县水务局高度重视“六项机制”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水利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落地见效。一是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排,将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纳入培训内容,组织开展水务系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交流推广经验,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督促指导,推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完成“六项机制”创建工作,将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纳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提升风险辨识评价、管控能力水平。

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人是安全的主体,人的行为至关重要。据专业统计,在各类型安全生产事故起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发生率占所有事故的70%以上。因此,教育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助于消除隐患减少事故。

一是针对各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安全生产约谈、警示教育、事故通报的力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安全生产工作不力企业的监督和问责,督促责任追究到位和整改措施落实,加强典型隐患和事故的警示与教育。二是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全面打造立体化宣传攻势。组织开展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等活动,在单位门口电子屏上显示横幅标语,利用网络、微信和宣传栏等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水利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将全体职工的心态切实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上来,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实化工作举措,科学防范化解安全隐患,扎实推进全县水务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全县水务行业安全生产态势持续稳定向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