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底线 强化行业监管 全面落实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
福泉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钱发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前,我市在建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重,建成水利工程点多面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设施设备不齐、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责任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管执法力量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一、强化学习,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
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好行业监管工作责任。
一是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预防和减少事故为核心,强化红线意识,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二是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落实好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企业间的工作责任;三是要结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部署,结合行业在建工程、已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各时段的工作特点,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提出安全防范工作措施,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二、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工作落到实处
(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
一是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完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二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好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同时,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和监管科室责任分工,对监管区域、工程(项目)实行分片包保,各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结合企业、车间、班组间工作职责,除落实好项目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外,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推动落实好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宣传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制度。围绕部门履职、企业履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工作制度、通报约谈、“黑名单”管理等制度,推动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四是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年度内如期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且没有发生安全生产工作事故的,该通报表扬的通报表扬,该奖励的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该通报约谈的通报约谈,并严格按照“一票否决”、“四个一律”等规定进行惩处和责任追究。
(二)强化协同配合,提升综合监管能力
当前,时逢主汛期,水旱灾害多发频发,各类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年初以来,全国、省、州、市已全面启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工作、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工作。全市水务行业系统将以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为抓手,统筹抓好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已建工程运行安全监管,建制度,定目标,明责任,严纪律,强检查、实整改。盯死看牢、严防死守,着力防范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及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提供安全保障。
(三)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进一步调整充实安全监管工作队伍,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二是健全水利工程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按照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要求,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非法违法行为、生产安全事故等纳入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提高安全监管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健全水雨情预测预报预警和联合会商、研判制度,全力做好水利应急管理工作,强化水利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教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教育学习培训活动,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安全生产法》《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责任在肩》等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事故案例,以案释法,通过学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隐患、抓整改,排风险;通过学习,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三、强化源头管理,按照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要求,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一)按照水利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要求,建立完善行业领域的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理,确保风险隐患稳定可控。
一是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危险源和风险隐患的检查排查,对施工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点,按照管控要求做好危险源的分类辩识和分级管控、公示工作。同时,要制定技术方案,开展安全风险技术交底等工作;二是对排查出的危险源和问题隐患,要逐项建立台账,制定整改落实清单,对重大危险源要做好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实时跟踪管控,确保监测到位、稳控到位。三是要严格按照项目安全施工方案,工程运行管理相关规程,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要提高技防措施,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增加安全管理技术含量,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水平。
(二)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会议、文件精神,结合省州水务部门年度工作要点和地方实际,定期不定期在行业领域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工作。尤其要结合“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针对行业领域内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排查整治和严厉打击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要围绕重大节庆日、重要区域、重点时段的不同安全生产特点,制定各项安全防范工作方案并开展检查巡查,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督促“三个责任人”履职到位,对存在高边坡、深基坑、洞室等重点环节部位的项目,要制定落实专项施工方案并适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要结合时令如夏天要严防溺水亡人事故发生,冬春季节要严防极端气候引发的次生灾害和用火用电安全等。三是要针对检查排查出的问题隐患,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逐一制订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抓好整改销号,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全市水务行业将按照省州市的安排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紧紧围绕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国债项目建设、山塘水库、水电站等工程安全运行为目标,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水利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以行业高水平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