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黔东南州|发挥生态优势 发展生态渔业
字号:

为加快实现“好水好鱼、优质优价、丰产丰收”的发展目标,黔东南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水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养殖,形成了新时代现代生态渔业新样板,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毛口村寨庆鲟鱼养殖基地一角

深秋时节,岑巩县凯本镇毛口村寨庆鲟鱼养殖基地,清澈的洞水源源不断涌入养殖池内,泛起阵阵涟漪,连片的鱼池与绿水青山相映成景,大大小小的鲟鱼在池塘里怡然畅游,工人们则忙着捕鱼、挑鱼、装车……

“鲟鱼对水的要求很高,水质必须要好,养出来的鱼口感才能好,挑鱼分池、投料比例也很讲究,只有把好技术关,鱼的产量才上得去。”鲟鱼养殖基地负责人刘海宝介绍,凯本镇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年初投入的鱼苗,如今已陆续上市,日均销售万斤,市场供不应求。

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毛口村寨庆鲟鱼养殖基地一角

据了解,凯本镇寨庆鲟鱼养殖基地占地面积30亩,总投资1500万元,鱼池36个,主产鲟鱼,年产50万斤,年产值660万元,远销湖南、广西、广东、贵州贵阳、凯里等省内外城市,带动了周边300余户1100余人增收致富。

冷水养殖一直是凯本镇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凯本镇瞄准渔业市场发展前景,立足资源禀赋,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渔业养殖企业主体,培养本土养殖大户,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产业,新建冷水养殖产业点4处,切实通过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土地流转、带动养殖等方式助力冷水鱼养殖产业扩群提质,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群众增收打开了一条新路子。

工人正在捕捞鲟鱼

凯本镇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黔东南州政策的引领,是该州大力实施生态渔业养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黔东南州印发了《黔东南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0—2030年)》《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生态渔业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的通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加快推进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推进“稻+”“湖库生态渔业”“冷水鱼养殖”“循环水养殖”等精品产业的发展,强化品牌建设,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大水面增殖渔业发展和规范管理,为促进生态渔业产业落地见效,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操作规范。

捕捞待售的鲟鱼

目前,全州开展大水面生态养殖水库达154座,养殖面积达18.09万亩,1000亩以上的湖库生态渔业基地7个。引进碧桂园集团投资,建设占地220亩,年产2000吨的鲟鳇鱼三产融合产业园,打造成种苗繁育基地、科研科普基地、预制菜加工示范基地、联农带农培训基地等。“剑河稻花鲤”“从江田鱼”“锦屏腌鱼”分别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锦屏三板溪库区获得“清水江有机鱼”证书。

“我们将紧扣‘以水塑形、以水聚财、以水铸魂’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因地制宜发挥本地水资源优势,让生态渔业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黔东南州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蒙光宇说。



作者|杨瑞 黄晓方 钟勇  摄影|钟勇
编辑|许蔓  校对|李正兵 伍岱禧
编审|冉  军
来源丨黔东南州水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