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强化落实 助推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杨怡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强调要深化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水文部门是防汛抗旱的尖兵、哨兵,落实“安全生产月”主旨,抓好水文系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根据全省水文系统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以及近期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人人讲安全”的安全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发展战略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深刻揭示了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检验,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把党关于安全生产的科学理论转化为深入人心的安全发展理念,引导全省水文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人人讲安全”。
全省水文系统要按照《贵州省水文系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方案》《贵州省水文系统关于开展2023年水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做到主要负责人示范先行,发挥头雁效应,结合主题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的态度带领全体水文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进一步提升全省水文系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依法治安、应急处突的能力水平,真正把树立“人人讲安全”的安全生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细处。
二、建立健全水文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体系,大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知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良好格局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水文系统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全省水文系统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但是,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籍远洋渔船“鲁蓬远渔028”在印度洋中部海域倾覆等教训警示我们,安全生产是一项常抓不懈,持续发力的工作,主体责任一旦缺失,随时有可能发展演变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要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省水文系统省、市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按照《贵州省水文系统全员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要求,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各单位负责人要层层压紧、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从理论学习、检查考核、安全发展、建章立制等多个方面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安全工作任务和重点安排,以严密制度牵引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开展,实现主体责任“条目化、清单化、全员化”。要保证与省水利厅、各市(州)水文局、省局机关各处(室)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市(州)水文局与本单位各科室、测站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规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条块结合,协同推进,分工落实”,以单位为中心整体推进,以部门为条块分工落实,形成全省水文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的良好态势,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化、具体化、规范化,构建人人有责、人人知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良好格局。
三、加大力度服务公共安全,切实筑牢“人人会应急”的水文应急保障防线
长期以来,水文在水旱灾害防御、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防范突发性水灾害等方面,发挥“尖兵”“耳目”作用,是各级防灾减灾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有力数据支撑。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水文工作在保障水安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除了确保水文系统本质安全外,更要积极服务于公共安全,建立应急体系,将水文应急保障能力辐射到防灾减灾方方面面,以水文安全促进社会安全,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真正做到“人人会应急”。
要按照《贵州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23年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要求,以服务公共安全为导向,结合水文实际做深做实有关工作。一要推进信息化安全监管。充分运用水利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通过隐患信息共享推动隐患排查共治,依靠数字化平台“强监管”,助推对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补短板”,确保各项水文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二要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目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科学做好洪水预报,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多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水文预警,切实保障度汛安全。三要协同开展应急减灾工作。要充分运用多部门开展2023年洪水灾害防御应急演练成果,发动各个防灾减灾部门和人民群众参与到水旱灾害的监测防御中,有效提升水文与水务、气象等部门协作处突能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应急避险意识,形成群策群防的应急合力,构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保障“三位一体”的水文应急保障体系,切实筑牢“人人会应急”的水文应急保障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